在各类依赖温度监测的场景中,如粮食仓储、能源化工、基础设施等,测温电缆承担着获取准确温度数据的关键职责。为确保其稳定、精准运行,日常维护至关重要。
粮食仓储场景下测温电缆的维护
外观检查:在粮食仓储环境中,由于粮食的进出、堆积等操作,测温电缆易受到摩擦、挤压。维护人员需定期检查电缆外护套是否有破损、划伤。以常见的 ALB - TC - 03 型双钢丝筒仓测温电缆为例,其外护套为加厚型 PE 聚乙烯材质,虽具备较强的耐磨性能,但长期使用仍可能出现磨损。在筒仓内,重点检查电缆与仓壁固定点、粮堆内部易接触粮食流动区域的外护套。若发现轻微划伤,可用专用的电缆修补胶进行涂抹修复;若破损严重,需及时更换受损部分电缆,防止水分、粉尘等进入影响内部线芯和传感器。
测温点检查:粮库中的测温电缆通常设置多个测温点。维护时,要依据系统显示的温度数据,对比不同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情况。比如,在同一粮堆内,相邻测温点温度在正常情况下应相近。若某一测温点温度与周边差异过大,可能该点传感器故障或电缆局部受损。此时,需进一步排查,可通过将该测温点电缆与其他正常点电缆对调测试,若问题依旧,确定是传感器故障,及时更换传感器;若问题转移,说明是电缆线路问题,需沿电缆线路仔细检查修复。
清理工作:粮食仓储环境存在大量粉尘,时间久了会在测温电缆表面堆积,影响散热和测温精度。定期使用柔软干净的毛刷或吸尘器,对电缆表面进行清理,尤其是传感器部位要格外小心,避免损伤。清理频率可根据粮库内粉尘浓度而定,一般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理。
能源化工场景下测温电缆的维护
防爆性能检查:在能源化工领域,如油罐区、化工原料储存区,测温电缆的防爆性能至关重要。对于防爆型测温电缆,需定期检查其防爆接线盒是否密封良好,防爆外壳有无损坏。例如,在油罐顶部安装的测温电缆,其接线盒长期暴露在室外,受风吹日晒雨淋,密封胶圈易老化。维护人员每月应检查密封胶圈弹性,若老化变硬,及时更换。同时,检查防爆外壳有无裂缝、变形,确保在易燃易爆环境下,测温电缆不会成为安全隐患。
耐高温性能评估:化工生产过程中,部分区域温度较高,测温电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,其耐高温性能会逐渐下降。定期使用专业的温度检测设备,对电缆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测试。比如,在高温反应釜附近安装的测温电缆,每隔三个月,在反应釜运行至正常高温状态时,检测电缆传输的温度数据准确性,对比新电缆初始性能参数,若误差超出允许范围,需考虑更换耐高温性能更好的电缆或采取额外的隔热防护措施。
化学腐蚀防护:化工原料可能具有腐蚀性,会侵蚀测温电缆外护套。维护人员需定期检查电缆外护套有无被腐蚀迹象,如变色、变薄、起泡等。若发现腐蚀,及时分析周边化工原料成分,选用合适的防腐涂料对电缆进行涂抹防护,或更换具备更强耐腐蚀性能的电缆。
基础设施场景下测温电缆的维护
防水性能检测:在供热管网、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中,测温电缆的防水性能关乎其能否正常工作。对于供热管网中的测温电缆,定期检查其穿越管道孔洞处的防水密封是否完好。例如,每隔半年,打开密封处检查内部是否有积水,若有,重新进行防水密封处理,使用防水胶、密封胶带等材料确保密封严实。同时,检查电缆整体外护套有无破损进水点,若发现,及时修复。
固定点检查:供热管道、地下管廊内的测温电缆,通过固定点保持稳定。定期检查固定点的扎带、卡子是否松动、损坏。如在供热管道上,由于管道热胀冷缩,固定点易受影响。维护人员每月沿着电缆线路,逐一检查固定点,对松动的扎带重新绑扎,损坏的卡子及时更换,防止电缆晃动、移位,确保其准确测量温度。
数据校准:基础设施中的测温电缆长期运行后,可能出现温度数据偏差。定期使用高精度的标准温度计,对测温电缆测量的温度数据进行校准。一般每季度选择几个典型测温点进行校准,对比标准温度计与测温电缆测量值,若偏差超出精度范围(如精度≤0.5℃),对测温电缆系统进行校准调试,确保温度数据准确可靠,为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通过对不同场景下测温电缆的精心日常维护,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,延长其使用寿命,保障温度监测系统的稳定、精准运行,为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保驾护航。